加快下游衍生物建设是醋酸工业发展的关键
[
2005-03-03
] 来源于:
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第3期
编者按:随着我国醋酸消费的迅速增长和跨国公司纷纷投资我国醋酸产业,国内醋酸生产逐渐向大型化发展,将对国内现有企业构成重大影响。预计2006年我国醋酸生产能力将达到280万t/a左右,一些以乙烯为原料的规模较小的生产装置将会停产,以乙醇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因无法与羰基合成法竞争也将被淘汰。因此,专家建议,国内醋酸企业急需加快羰基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,提高现有生产装置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;同时学习国外一些大的醋酸生产公司的经验,在扩大醋酸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加快向下游发展。从本期开始,本刊将特邀一批业内专家就醋酸及其下游衍生产品(如醋酸乙烯、PTA、醋酸酯类等)做系列分析报道,敬请读者关注。
醋酸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,用途
非常广泛。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,尤其对化学工业、医药工业、轻工业、纺织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。醋酸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乙烯、醋酐、对苯二甲酸、聚乙烯醇、醋酸酯类、醋酸盐类、氯乙酸、醋酸纤维素、乙烯酮、双乙酸钠等。
目前,亚洲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醋酸生产基地,中国则是仅次于美国和西欧的醋酸生产大国,也是世界上醋酸发展最快的国家。
一、我国醋酸生产能力迅速扩大
2003年我国有产量统计的醋酸生产厂共15家,生产能力约130万t/a,产量94.68万t,其中6家公司的产量占90%左右。2003年我国用甲醇羰基合成法生产醋酸48.5万t,占总生产能力的37.3%;乙烯氧化法为46.8万t,占36.0%;乙醇氧化法32.7万t/a,占25.2%;乙炔氧化法3.5万t/a,占2.7 %。2003年我国主要醋酸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量统计见表1。
近年来世界各醋酸生产商加大对羰基化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,并使很多醋酸装置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翻番,多数装置产能超过35万t/a,目前新建装置的规模一般在50万~60万t/a。而我国甲醇羰基合成法在醋酸生产能力中的比例还不到40%,还有相当一部分酒精法或乙炔法生产装置存在,因此,提高工艺路线优化水平成为醋酸行业的当务之急。
由于我国醋酸的消费增长较快,世界上的一些大公司纷纷在我国建厂。如赫斯特-塞拉尼斯公司将在南京建60万t/a装置;BP和中石化合资也要在南京建50万t/a装置,这将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。国内几家大型醋酸厂商也在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(见表2)。江苏索普第2套18万t/a装置已于2004年7月底投产,其总能力已超过30万t/a,并将进一步扩大;四川扬子江乙酰化工厂也正在改造和扩建,预计2005年底将达到35万t/a;上海吴泾已扩大到22万t/a左右。
预计,2006年随着我国醋酸生产能力达到280万t/a(BP-中石化装置未计),一些以乙烯为原料的规模较小的生产装置将会停产,以乙醇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将首先被淘汰,届时我国羰基化法醋酸的生产能力将占到75%以上。国内醋酸企业应学习国外一些大型醋酸公司的经验,在扩大醋酸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加快向下游发展。例如赫斯特-塞拉尼斯、BP、伊斯曼和大赛路等公司除了拥有大规模的醋酸装置之外,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乙烯、醋酐、醋酸纤维(包括二醋、三醋)、醋酸酯类、PTA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商。因此,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加快建设醋酸下游衍生物装置,使国内醋酸生产厂能在较高负荷下生产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。
二、加快下游衍生物建设
2002年我国醋酸的表观消费量为120万t左右,其中进口量为34.86万t,占国内消费量的26%;2003年表观消费量145万t,进口量增长到50.46万t,占消费量的35%;2004年1~11月全国醋酸产量103.6万t,预计全年表观消费量将超过165万t,同比增长13.8%;1~10月进口量为45.11万t。由于近几年我国醋酸下游衍生物的进口量成倍增长(见表3),因此2004年醋酸的当量消费量已超过200万t,进口醋酸及其衍生物所消耗的醋酸量已占醋酸当量消费量的50%左右。2004年我国醋酸的当量消费量可能达到225万~230万t,同比增长12.5%~15%。
我国醋酸下游衍生产品市场容量日益增多,因此对一些中、小企业来说,如果其下游加工深度高、产品质量好且能实现系列化,其经济效益仍会保持较高水平,一旦醋酸价格适中,甚至可以购买醋酸来加工下游产品。
近几年国内一些醋酸厂已经认识到发展下游产品的重要性,如江苏索普目前的醋酸生产能力为30万t/a,该公司2003年建成7万t/a醋酸乙酯生产装置,近期还将进一步扩建,同时准备建设醋酸乙烯装置,这样就可以实现内部消耗一部分醋酸。另外,扬子江乙酰也建设了12万t/a醋酸乙烯、8万t/a醋酸酯类生产装置,每年可自用醋酸近13万t。山东金沂蒙拥有5万t/a醋酸产能,同时建有7万t/a醋酸乙酯装置。这样不仅降低了醋酸的风险,而且也提高了国内醋酸乙烯和醋酸酯类的供应量,减少进口,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应有所提高。
总之,为使中国醋酸工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,目前装置小而散和生产工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必须改变,同时需要加快醋酸下游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更多的新产品、新用途,以促进我国醋酸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表1 2003年我国主要醋酸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量统计 万t/a
生产企业 | 生产能力 | 2003年产量/t | 生产工艺 |
中石油吉化分公司 | 21 | 187133 | 乙烯法 |
扬子江乙酰化工公司 | 21 | 194860 | 甲醇法 |
上海吴泾化工公司 | 14 | 139306 | 甲醇法 |
江苏索普有限公司 | 13.5 | 134116 | 甲醇法 |
大庆石化公司 | 8 | 92438 | 乙烯法 |
扬子石化公司 | 10 | 96354 | 乙烯法 |
上海石化总厂 | 4.5 | 17549 | 乙烯法 |
北京有机化工厂 | 3.3 | — | 乙烯法 |
山东省金沂蒙 | 5 | 45017 | 乙醇法 |
石家庄新宇三阳实业公司 | 5 | 29156 | 乙醇法 |
贵州有机化工厂 | 2.5 | — | 乙炔法 |
表2 我国部分拟、在建醋酸项目
万t/a
生产企业 | 能力 | 生产工艺 | 备注 |
山东兖矿集团 | 20 | 甲醇羰基合成 | 西南院,在建 |
大庆油田甲醇厂 | 20 | 甲醇羰基合成 | 西南院,在建 |
塞拉尼斯 | 60 | 甲醇羰基合成 | 国家已批准计划2006年建成 |
贵州水晶集团 | 3.6 | 甲醇羰基合成 | 千代田,在建 |
BP-中石化 | 50 | 甲醇羰基合成 | 拟建 |
表3 近几年我国醋酸及其下游产品进口情况
万t
年份 | 1995 | 1998 | 1999 | 2000 | 2001 | 2002 | 2003 | 2004年1~10月 |
醋酸 | 6.33 | 13.53 | 10.58 | 10.36 | 19.92 | 34.86 | 50.46 | 45.11 |
醋酸丁酯 | 1.41 | 4.02 | 4.95 | 4.87 | 4.24 | 6.48 | 6.46 | 2.87 |
醋酸乙酯 | 2.19 | 4.08 | 6.47 | 4.41 | 5.35 | 4.58 | 4.27 | 3.02 |
醋酸酐 | 0.66 | 1.79 | 1.8 | 1.75 | 2.13 | 3.75 | 5.13 | 5.03 |
PTA | 40.1 | 72.8 | 154.2 | 250.5 | 311.7 | 429.7 | 454.6 | 487.69 |
醋酸乙烯 | 1.24 | 4.21 | 3.91 | 3.82 | 6.66 | 14.61 | 14.75 | 12.88 |
EVA共聚物 | 6.5 | 15.2 | 18.8 | 21.97 | 23.96 | 29.3 | 35.5 | 34.53 |